8月4日,蘋果知名爆料人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透露,蘋果公司已經組建了一支名為「Answers,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簡稱「AKI」)的新團隊。
該團隊正在研發自家的“答案引擎”,這是一種能夠以對話形式直接提供答案的AI搜尋技術,類似於ChatGPT。它既可以作為獨立應用使用,也能為Siri、Spotlight以及Safari等蘋果產品提供增強搜尋功能。
目前,蘋果正在為該團隊招聘,重點是尋找有搜尋演算法和引擎開發經驗的人才。
早在兩年前,有消息指出蘋果正在開發一款名叫「Apple GPT」的聊天機器人,隨後官方對此否認,宣稱「無意開發聊天機器人」。但隨著Apple Intelligence(蘋果公司在iOS18、iPadOS18和macOS Sequoia中推出的一系列生成式AI功能)不溫不火、個人化Siri難產,蘋果似乎正在重新審視其在AI聊天機器人領域的策略。
有觀點認為:AKI團隊的成立,是蘋果迄今對抗ChatGPT和GoogleGemini的最直接舉措,也標誌著公司AI策略的調整。
在蘋果組成新團隊、表態AI策略的同時,市場競爭壓力也逐漸加劇。 7月31日,Meta創始人兼CEO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發布了一份“AI宣言”,稱AI眼鏡有望取代智慧型手機,直接挑戰iPhone的核心地位。
就在第二天,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召開了一次多年罕見的全員大會,圍繞蘋果的AI前景以及一系列令人“驚艷”的產品激勵員工共同努力。在會議上,他也回應了公司面臨的AI挑戰,並表示公司「有一些令人興奮的計劃」。
當下,AI領域的競爭或已進入白熱化階段。面對如此激烈情形,蘋果公司的任何AI動作,備受矚目。 AKI團隊的成立,能否成為蘋果AI策略的關鍵轉捩點呢?
蘋果的“內憂”與“外患”
在AI熱潮中,蘋果長時間以來一直顯得格外謹慎。有觀點稱:在AI時代啟幕的這些年,蘋果是全方位的「錯過」和毫無疑問的落後。
在去年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宣布推出Apple Intelligence,並與OpenAI合作,將ChatGPT整合到Siri中。這項舉動在當時被視為公司在AI領域邁出的關鍵一步,但同時,也引發外界對其是否真正具備自主AI競爭力的廣泛討論。
不可否認,ChatGPT等AI工具已成為全球數億用戶的核心工具,廣泛應用於數學運算、表格處理、創意腦力激盪等多種場景,尤其在搜尋體驗上逐漸取代傳統引擎。
相較之下,蘋果的Apple Intelligence在功能上略顯局限,集中在通知摘要、文字改寫、Genmoji生成、照片清理等功能。
此外,計劃新增的訊息與通話翻譯功能也未涉及搜尋能力。而Siri的表現也未能完全滿足用戶期望,雖然在處理部分簡單問題時能夠應對,但對於複雜查詢,仍需依賴ChatGPT的簡化界面,甚至直接跳轉至谷歌搜索。無螢幕裝置使用者(如HomePod)需跳轉視覺介面,體驗割裂。
這種依賴外部AI技術的現狀,使得蘋果在搜尋功能上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
AKI團隊的出現,成為轉折。
根據先前消息,蘋果核心AI產品Siri的重大升級,已被證實無法準時完成。蘋果軟體主管克雷格·費德里吉(Craig Federighi)在內部會議上解釋過技術原因。團隊最初試圖採用混合架構,即將現有Siri系統與大語言模型系統合併,但最終承認這種方法無法達到蘋果要求的品質標準。
現在,團隊不得不轉向一個全新的系統架構,這直接導致升級被推遲至2026年。在這種核心計畫進展不順的背景下,啟動一個能快速產出成果的AKI團隊,成為必要之舉。
此外,驅動蘋果的,還有來自外部的壓力。
蘋果公司長期未曾開發自己的搜尋引擎,部分原因是與Google達成協議。根據協議,Google母公司Alphabet每年向蘋果支付約200億美元,以確保Google成為蘋果設備上的預設搜尋引擎。
然而,這種安排可能正面臨重大變化。根據外媒報道,外界普遍預計,美國司法部可能會迫使蘋果修改與Google的搜尋協議,這可能會對蘋果每年高達數十億美元的服務業務收入造成衝擊。而在近期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蘋果財務長凱文·帕瑞克(Kevan Parekh)暗示,公司的服務業務成長與Google協議密切相關。
同時,搜尋領域本身也在快速變化。隨著生成式AI的發展,像ChatGPT這樣的工具的使用方式已遠超傳統查詢。蘋果服務業務負責人艾迪庫(Eddy Cue)也指出,基於AI的搜尋是未來的趨勢。他證實了蘋果正在探索合作關係以打造更現代化的搜尋體驗,包括與新創公司Perplexity合作。
面對這些“內憂”與“外患”,AKI新團隊應運而生。據了解,該項目由高級總監羅比·沃克(Robby Walker)領導,他直接向蘋果AI總負責人約翰·賈南德里亞(John Giannandrea)匯報。
這項任命頗具深意,因為沃克先前正是負責Siri的主管,但在Siri智能化改造因工程延期而受挫後,他失去對該項目的主導權。
儘管沃克曾將Siri延期形容為“醜陋的失敗”,但對其工程經驗的依賴仍促使蘋果押注其領導AKI團隊——這折射出蘋果內部AI人才的緊缺困境。
庫克的背水一戰
二十多年來,蘋果一直是智慧型手機產業的領導者,也是為數不多推出AI語音助理——Siri的智慧型手機品牌之一,但在面對如OpenAI的ChatGPT、谷歌的Gemini等強大競爭對手時,蘋果的AI產品仍顯得滯後。
蘋果一項內部研究曾顯示,OpenAI的AI聊天機器人ChatGPT比蘋果的虛擬助理Siri準確率高出25%,並且ChatGPT可以回答比Siri多30%的問題。
業內人士表示:回顧蘋果發展歷史,其在推動核心技術自研的過程中,常利用收購來補充能力或爭取時間。這是一種典型的「雙軌並行」策略,即維持了對潛在收購目標的接觸,同時推進內部研發以作備份,並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動態決策。
如今,在組成AKI團隊的同時,公司也持續探索與AI搜尋新創公司Perplexity等進行合作乃至收購的可能性。如此看來,AKI團隊的成立,與其視為蘋果放棄外部合作的信號,不如理解為是其在AI這場牌局上,為自己增加的一張有分量的底牌。
庫克本人也曾公開表示,公司對任何能加速其AI發展規劃的收購都持開放態度。
眼下,庫克面臨的另一個嚴肅問題是:人才流失。
光是過去一個月,其基礎模型團隊(Apple Foundation Models)就有四名核心成員相繼跳槽至競爭對手Meta。其中包括團隊創建者和負責多模態開發的成員。 Meta不僅為他們提供了數倍於蘋果的薪酬,更重要的是承諾能讓他們從事更前沿、有效技術的研究。
先前有報導稱,蘋果內部將Apple Intelligence表現不佳歸咎於基礎模型團隊,這種內部的指責加劇了團隊的困境。更早之前,蘋果也因返回辦公室政策和Siri專案瓶頸等原因,導致一些核心AI人才流失給Google。
除了競爭對手對AI人才的激烈爭奪,管理階層老化也是蘋果面臨的重要問題。據悉,營運長傑夫威廉斯(Jeff Williams)預計將於今年稍後退休。在庫克的核心團隊中,約20名直接下屬中近一半已年過六十,包括行銷主管格雷格·喬斯維亞克(Greg Joswiak)和晶片主管約翰尼·斯魯吉(Johny Srouji)。
在技術難題與人員流失的雙重壓力之下,庫克召開一場罕見的全公司範圍內的員工大會,以此提振士氣。而歷史上,蘋果公司除非有重大事件發生,否則不會召開此類會議,例如iPhone 4的天線問題、HomePod停產以及AirPower取消等。
有知情人士透露,會上,庫克向數萬名員工表達了蘋果必須在AI領域取得勝利的決心,並稱將為此投入「不設上限」的資源。他強調,公司在過去一年招募了1.2萬名員工,其中40%投入研發,並正大力投資自研AI伺服器晶片和新的資料中心。
此外,庫克也承認公司在AI領域起步較晚,「我們很少是第一個,」他說道,並列舉了Mac、iPhone和iPad等後來居上的例子。他試圖傳達的訊息是,蘋果的目標不是率先推出產品,而是最終定義產品。對於AI,他宣稱:“這是我們要抓住的機會。”他還敦促員工:“不這樣做就會落後,我們不能落後。”
就在會議結束後的第二天,古爾曼的最新消息顯示,蘋果已經組成了AKI團隊。
華爾街警告:蘋果的「黑莓時刻」?
今年來,蘋果股價下跌約16%。除了同樣跌落神壇的特斯拉外,在「美股七姊妹」(蘋果、微軟、英偉達、Google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Meta、特斯拉)中,蘋果的股價表現最為糟糕。
然而,蘋果最新財報顯示,iPhone、Mac、服務等核心業務線均實現超預期成長。儘管財報顯示硬體業務超預期成長,但華爾街分析師更擔憂其AI策略缺失:蘋果本益比已落後微軟等企業。
過去,蘋果輕易地贏得行動手機革命。自2008年5月以來,蘋果股價已上漲逾3000%,目前市值達3.33兆美元;當下,一場新的科技革命已經開始。生成式AI正在徹底重塑這個行業,華爾街一些人擔心,蘋果現在可能正面臨自己的「黑莓時刻」。
這項表述來自華爾街投行韋德布希的科技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發布的新研發。在這份報告中,其一改一貫的樂觀論調,向蘋果發出嚴厲警告:積極進軍AI領域,否則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黑莓」手機。
艾夫斯表示,儘管OpenAI、微軟、谷歌、Meta和亞馬遜等競爭對手在AI創新領域遙遙領先,但蘋果卻正“坐在公園的長椅上喝檸檬水”,而不是積極參與競爭。
艾夫斯寫道,目前市面上有24億台iOS設備和15億部iPhone在流通,蘋果擁有無與倫比的平台優勢,但如果不大膽進軍AI領域,就有可能浪費這一領先優勢。
對於蘋果要如何避免重蹈黑莓覆轍,艾夫斯提出三大建議。
一是收購Perplexity。這家基於AI的搜尋引擎新創公司可能會成為重振Siri的基石;二是從外部引進AI人才。蘋果的創新步伐已經停滯不前,最近的產品發表缺乏新意。他敦促蘋果從外部引進AI領域的領導人物,以重組其高管團隊,並警告稱,包括庫克在內的現有團隊正在原地踏步;三是加倍押注谷歌的Gemini。儘管監管方面存在阻力,艾夫斯認為,蘋果必須完全接納Google的Gemini AI聊天機器人,以便將其深度整合到iPhone生態系統中。他表示,OpenAI並非一個可行的長期合作夥伴,蘋果下注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而創投家 Spiros Margaris最近的一篇文章中也指出:與競爭對手相比,庫克在接受AI進步方面進展緩慢。儘管蘋果在消費科技領域保持強大的影響力,但在快速發展的AI領域的策略定位受到質疑。隨著競爭對手迅速部署AI計劃,蘋果的謹慎立場可能會影響其在這個新興領域的市場領導地位。
當下,最新成立的AKI團隊,是庫克在AI領域的另一個賭注。它能否幫助蘋果重現後來居上的奇蹟,還是會像傳聞中的造車項目一樣無疾而終,目前沒有人知道答案…
來源:深網騰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