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降息路徑驚現「三岔口」!洛根警告勞動市場必須“降溫”,內部鷹鴿大戰全面升級
整體而言,市場對聯準會10月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有所升溫,利率期貨顯示10月降息25個基點的機率已經升至97%,明顯高於前一天的90%,投資者需要繼續保持關注。
近期,聯準會高層密集發聲,勾勒出一幅充滿分歧與不確定性的政策藍圖。在通膨仍未徹底馴服、勞動市場顯現疲軟跡象的背景下,關於降息節奏與幅度的爭論日益白熱化。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主席羅根、副主席傑佛遜與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主席柯林斯分別從不同角度切入,共同指向一個核心矛盾:如何在抑制通膨與保護就業之間找到精準的平衡點。這場關乎美國經濟走向的辯論,正將聯準會推向一個充滿挑戰的政策十字路口。
洛根的鷹派警告:勞動市場需進一步“鬆懈”
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主席洛根週二(9月30日)明確提出,當前美國勞動市場可能需要進一步疲軟,才能幫助通膨率穩定回落到2%的目標水準。她強調,即使排除新關稅對物價的衝擊,核心通膨動力依然頑固,足以將通膨率推高至2.4%左右。洛根指出,當前貨幣政策僅對經濟構成“溫和限制”,消費韌性猶存、資產價格高企、信心逐步回升,這些都要求美聯儲不能過早放鬆警惕。
她在演講中反覆呼籲應對降息保持謹慎,並直言「進一步降息的空間可能相對有限」。她認為政策利率已處於「中性區間」上沿,若繼續降息,恐將無意中轉向過度寬鬆,從而破壞前期抗通膨成果。洛根支持透過失業率上升、工時縮減等勞動力市場邊際鬆動,來創造足夠的“經濟閒置”,為最終恢復物價穩定創造條件。
傑佛遜的擔憂:就業市場疲軟呼喚政策支持
與洛根的審慎形成對比,聯準會副主席傑斐遜週二表達了對就業市場前景的深切憂慮。他預計美國經濟成長將維持在1.5%左右,並警告「勞動市場正在走軟,如果得不到支持,可能會面臨更大壓力」。傑佛遜支持9月降息25個基點的決定,認為這是平衡「通膨持續高位」與「就業市場風險上升」之間的必要之舉。
他也特別提到,川普政府推出的貿易、移民等新政帶來了高度不確定性,儘管關稅對通膨的直接影響目前尚屬有限,但其效應「將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顯現」。傑佛遜的言論透露出一種政策彈性,在通膨整體可控制的前提下,應及時對勞動市場的脆弱性作出回應。
柯林斯的中道哲學:反對激進,支持漸進
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主席柯林斯週二則在採訪中提出一條「漸進式寬鬆」路徑。她警告,過快降息或承諾持續降息至中性水平,可能重新點燃通膨風險,與聯準會的政策使命相反。她指出,當前金融環境仍對經濟具有支撐作用,通膨的多個面向雖有所緩和,但關稅等因素仍在推高關鍵價格。
柯林斯強調,必須同時關注「通膨持續威脅」與「就業市場疲軟訊號」這兩類風險,不能偏廢任何一方。她表示當前環境允許聯準會“從容分析數據,逐步推進政策”,無需急於採取激進降息。這一立場在聯準會內部頗具代表性,既不同於洛根的強烈謹慎,也區別於部分官員呼籲加大寬鬆力度的主張。
內部分歧公開化: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隨著政策進程深入,聯準會內部的分歧日益公開化。在9月會議上,新任理事米蘭投票反對僅降息25個基點,主張一次性降息50個基點;金融監管副主席鮑曼也傾向於採取更激進的寬鬆措施。同時,克里夫蘭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哈瑪克等人仍對通膨保持高度警覺,反對過快放鬆政策。
這種「鷹派」、「鴿派」與「中間派」並存的局面,反映出聯準會在多重目標之間的艱難取捨。一方面,通膨雖從高點回落,但核心動力未消,關稅政策更添變數;另一方面,就業市場已顯疲態,若政策反應遲緩,可能引發不必要的失業率上升。
總結:在通膨與就業的鋼絲上行走
整體來看,聯準會正行走在一條極其纖細的政策鋼絲上:左邊是尚未完全解除的通膨威脅,右邊是漸露疲態的勞動市場。洛根呼籲以勞動市場進一步「降溫」換取物價穩定,傑佛遜關注就業市場壓力並支持適度降息,柯林斯則主張漸進而非激進的寬鬆路徑。
這場圍繞著「降息節奏、幅度與終點」的大討論,不僅將決定美國經濟的短期走向,還將檢驗聯準會在後疫情時代調控複雜經濟局面的能力。隨著10月與12月政策會議的臨近,每位官員的表態、每一份數據的發布,都可能成為影響市場預期與政策決策的關鍵變數。
整體而言,市場對聯準會10月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有所升溫,利率期貨顯示10月降息25個基點的機率已經升至97%,明顯高於前一天的90%,投資者需要繼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