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裁員創20餘年同期新高
美國10月勞動市場顯著放緩,私人指標警示裁員激增與崗位流失,動搖「軟著陸」預期。官方數據延遲下,衰退風險正顯著升溫。
美國勞動市場在10月經歷顯著放緩,企業裁員激增、職缺淨流失擴大,就業動能明顯減弱。分析家指出,曾支撐"軟著陸"敘事的就業韌性正在動搖,若官方數據最終驗證當前私營指標所揭示的趨勢,衰退風險將顯著上升。
儘管官方數據因聯邦政府停擺尚未發布,多項私部門高頻指標顯示,美國勞動市場在10月經歷顯著放緩,企業裁員激增、崗位淨流失擴大,就業動能明顯減弱。
根據人力資源顧問公司Challenger, Gray Christmas最新報告,2025年10月美國企業宣布的裁員人數達15.3萬人,創下過去二十餘年同期最高紀錄。該公司首席營收長Andy Challenger指出,部分產業正對疫情期間的過度招聘進行修正,同時人工智慧加速應用、消費與企業支出疲軟及成本壓力上升,共同推動企業削減人力開支並凍結招聘。他同時表示,目前被解僱員工重新就業的難度明顯增加。
同時,克里夫蘭聯邦儲備銀行研究人員基於《工人調整與再訓練通知法案》(WARN Act)的數據統計顯示,10月約有39,006名員工提前收到大規模裁員通知。這一數字為2006年以來第四高,僅次於2008年、2009年、2020年及2025年5月,反映出勞動市場面臨顯著下行壓力。
高頻就業追蹤數據亦呈現一致趨勢。 ADP Research發布的周度數據顯示,截至10月25日的四週內,美國私人企業平均每週減少11,250個工作機會。據此推算,僅10月下半月私部門或流失約4.5萬個職位,為2023年3月以來最大月降幅。
另一家數據提供商Revelio Labs報告稱,2025年10月全美就業機會淨減少9,100個,為當年第二差的月度表現,其中製造業與貿易領域亦出現就業流失。
高盛建構的另類經濟指標模型預計,即將公佈的10月官方非農就業人數可能出現約5萬人的負成長。該行指出,其新建的裁員追蹤模型顯示,當前裁員趨勢已超過疫情前水準;職缺與勞動市場緊張度指標持續下行,顯示實際狀況較截至8月的官方數據更為疲弱。此外,對羅素3000指數成分公司2025年第三季財報電話會議的文本分析顯示,"裁員"一詞被提及頻率顯著上升。
由於近期聯邦政府經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停擺,美國勞工統計局(BLS)未能如期發布10月非農業就業報告。在此背景下,ADP數據、初請失業金人數估算值、WARN通知及企業裁員公告等私人指標成為政策制定者、經濟學家及投資者評估經濟狀況的關鍵依據。
截至10月18日當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為23.2萬人,與9月中旬水準大致持平;續請失業金人數為195.7萬,略高於前一周的194.7萬。儘管勞工部暫停發布週度常規報告,但透過線上資料庫持續提供未經季節性調整的州級初請數據,經濟學家據此結合預先發布的季節調整因子進行全國估算。
民眾對就業前景的擔憂同步上升。一項於10月23日至25日進行的民調顯示,55%的美國在職人員表示擔心失業,反映出勞動市場信心正在減弱。
聯準會官員已將就業市場放緩程度列為後續貨幣政策路徑的關鍵考量之一。分析家指出,曾支撐"軟著陸"敘事的就業韌性正在動搖,若官方數據最終驗證當前私營指標所揭示的趨勢,衰退風險將顯著上升。
目前,勞工統計局已恢復部分關鍵職能,將於本週五發布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支持社會安全管理局計算年度生活成本調整(COLA)。但10月份非農就業報告的具體發佈時間暫未揭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