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主權基金增持黃金預警新經濟衝擊
全球經濟面臨新衝擊風險,促使主權財富基金與退休金積極增配黃金以對抗通膨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央行持續購金,分析師預測黃金價格未來幾年將大幅上漲,昭示其在新投資秩序中的核心地位。
當地時間18日,澳洲主權財富基金未來基金(The Future Fund)發布最新報告,稱全球經濟正面臨"更頻繁、更強烈的新型衝擊"的風險日益加劇。作為應對,該基金已提升黃金、主動管理的股票以及對沖基金的配置比例。
不僅澳洲如此,阿塞拜疆的主權財富基金國家石油基金(SOFAZ)在今年上半年淨購買黃金總量達35噸,已達到其投資政策中貴金屬配置的上限。在退休基金方面,印度退休金監管機構已在考慮放寬黃金投資的限制,擬允許退休金配置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
世界黃金協會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球黃金需求年增1%,達到3,717噸,以價值計算則成長41%,達到3,840億美元。前三個季度,投資者創造了222噸的黃金ETF買入量,金條和金幣需求連續第四個季度超過300噸,共同拉動了整體需求的攀升。
展望2026年,高盛在17日的報告中表示,預計到2026年底黃金價格將升至每盎司4900美元,如果私人投資者繼續透過黃金分散投資組合,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上漲。截至記者發稿時,現貨黃金價格約為每盎司4,011美元。

新投資秩序下黃金的作用
澳洲未來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約為2,610億澳元(約1.2兆元)。該基金的投資目標為實現高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每年4%至5%的長期回報,同時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但不過度"的水平。
前述報告稱,當前世界投資格局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傳統規則逐漸失效,不確定性顯著加劇,全球經濟、社會與環境系統預計將面臨更頻繁、更劇烈的衝擊。新投資秩序的特徵包括衝突頻繁、政策幹預增加、通膨壓力上升、經濟分化加深、市場波動性增強,以及資產類別之間相關性,即傳統對沖效果的不確定性上升。
該基金以對抗通膨為例解釋了其策略,包括削減名義政府債券敞口,增加通膨掛鉤債券配置;增持基礎設施等實物資產,因為這一類別資產的現金流與通膨掛鉤;擴大黃金等大宗商品資產配置,以提供針對供應驅動型通膨和滯脹的不對稱保護;並拓展另類投資,以實現真正的多元化。
報告認為,以大宗商品為代表的實體資產在高意外通膨階段,特別是由商品衝擊引發的價格飆升情況下,能夠提供有力的對沖效果。黃金是該基金應對通膨脆弱性的多元資產策略中的重要一環。在貨幣通膨時期,黃金扮演價值儲存手段,當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時,黃金同樣發揮這項功能。
全球央行購金趨勢持續
根據景順(Invesco)投資公司今年對83家主權財富基金和58家中央銀行進行的調查,主權投資者正因地緣政治緊張、通膨壓力及金融市場波動而重新調整其資產配置。其中,64%的央行計劃在未來兩年增加外匯儲備,多元化和黃金配置成為核心策略;47%的央行明確表示將增持黃金,作為"對沖美國債務水平攀升、儲備資產武器化以及全球碎片化風險的戰略工具"。
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全球央行購金需求仍處高位,達220噸,較上季成長28%。高盛的最新報告也認為,全球央行在11月很可能繼續大量購買黃金,預計各央行在2025年第四季至2026年期間的月均購金量將達到80噸。 「我們認為,央行持續增加黃金儲備是一個多年的趨勢,其目的在於透過資產多元化來對沖地緣政治與金融風險。」高盛寫道。
此外,全球實物支持型黃金ETF已連續五個月實現資金淨流入,10月淨流入額達82億美元。儘管成長速度較上月放緩,但仍高於年初至今的月均水準71億美元。全球黃金ETF正邁向有史以來最強勁的年度表現。分區域看,北美與亞洲在10月資金流入中領先,而歐洲成為唯一出現淨流出的地區。截至10月底,全球黃金ETF的總管理資產(AUM)較上季成長6%,達到5,030億美元,持倉量較上季上升1%,至3,893噸。
從價格趨勢來看,上個月,美國銀行上調了對黃金的價格預期,將2026年黃金目標價上調至每盎司5,000美元,平均價為4,400美元。摩根士丹利也認為,黃金價格有潛力在2026年中期升至每盎司4,500美元。瑞銀(UBS)則稱,黃金近期的回檔僅是其持續牛市中的一次暫停,該機構維持未來12個月每盎司4200美元的目標價,同時表示,如果政治和金融市場風險顯著上升,黃金有可能突破其上行目標價4700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