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銀行監管放寬不及美國,業界擔憂競爭力
歐盟銀行業對即將到來的監管改革感到失望,因其更側重資本緩衝效率而非降低資本要求,恐使其在美聯儲大幅放鬆華爾街銀行資本限制後,面臨與美國同行日益擴大的競爭劣勢。歐洲銀行業呼籲真正的金融主權,但改革力道不足或僅惠及中小銀行,引發市場對其效用的質疑。
歐盟銀行業高層正準備迎接該地區令人失望的監管改革措施,這些措施將導致歐盟銀行機構在即將迎來監管放鬆的美國銀行機構面前競爭力不足。
由歐元區高級官員組成的工作小組將於年底前向歐洲央行提交關於銀行資本緩衝及其他效率措施的提案。該提案很可能成為歐盟委員會將於2026年發布的關於歐盟銀行業重大報告的關鍵參考。
多位熟悉情況的銀行家及遊說人士透露,監管機構更專注於提高資本緩衝效率而非降低資本要求,這意味著歐盟既定的改革措施實質效果有限。對於歐盟銀行業的高階主管來說,這一結果無疑令人失望。顧問公司Alvarez Marsal指出,該地區的銀行機構認為,在川普政府可能放鬆資本要求的情況下,自身較華爾街同行處於競爭劣勢,而歐盟的改革對銀行業可能僅呈"中性"甚至負面影響。
據悉,聯準會及其他銀行業監管機構近期已就放鬆關鍵資本要求的一項最終方案達成協議。上個月的報告指出,聯準會已向其他美國監管機構展示了一份《巴塞爾協議III》終局規則的修訂方案,該方案將大幅放鬆對華爾街大型銀行的資本要求。報告稱,部分官員估算,新方案將使多數大型銀行的資本金總體增幅降至3%至7%之間,這一數字遠低於2023年提案中19%的增幅,也低於去年折中版本提出的9%。
法國BPCE銀行集團執行長Nicolas Namias近期受訪時坦言:「這項議程不能像現在這樣只停留在行政簡化層面,必須提升歐洲的融資能力——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金融主權。"
據報道,該工作組內德國方面提出的徹底精簡"資本堆疊"(即銀行不同監管機構設置的多重緩衝資本)的提案已在央行官員中引發爭議。部分法國企業擔憂這可能推高其股權融資要求,原因在於其使用的深度次級債券僅能計入另一類金融儲備。
Nicolas Namias強調,進一步提高資本要求"最終可能導致歐洲經濟融資能力被抵銷"。
專注中小型銀行
領導工作小組的歐洲央行副總裁德金多斯(Luis de Guindos)先前聲稱,這些措施將對銀行整體資本水準保持中性影響。他上月表示,工作小組"將對資本堆疊提出明確建議",同時透露官員們還將建議減輕銀行向各監管機構報送數據的負擔。多家歐洲大型銀行高層則表示,預計簡化措施主要惠及業務結構簡單的中小型銀行。
KBW分析師Andrew Stimpson及其團隊在11月14日報告中寫道:"我們對工作小組的實際成果期望不高,仍預期放鬆監管的利好將更傾向美國銀行而非歐洲。但若能明顯減輕銀行政策負擔,將成為推動銀行估值再上新台階的重要催化劑。"
豁免訴求
歐洲銀行家也正藉此契機要求當地監理弱化自身版本的《巴塞爾協議III》(本標準正逐步實施至2033年)。包括德意志銀行財務長馮‧莫爾特克(James von Moltke)在內的銀行業高層呼籲,應將暫時削弱規則的豁免措施永久化。
歐盟各國監管機構則予以回絕,顯示簡化規則的努力絕不能演變為可能引發新一輪金融危機的放寬監管。法國銀行監管機構ACPR秘書長奧福夫(Nathalie Aufauvre)指出:「銀行業危機的代價極其高昂。」她駁斥了關於監管阻礙信貸流向經濟的說法,稱法國近年來的情況並未印證此觀點。
歐洲銀行機構反駁稱,相較於美國較保守的立場將削弱其競爭力。他們正推動要求監理機關正式承擔義務,在關注金融韌性的同時兼顧產業競爭力。桑坦德銀行執行主席博廷(Ana Botin)本月早些時候直言:"美國人能坦然說出'放鬆監管'這個詞,我們在歐洲卻避而不談,只稱'簡化'——這兩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