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下調明年歐元區成長預期
歐盟委員會下調2026年歐元區成長預期,主因美國關稅上調至15%,使其成長動力明顯落後全球兩大經濟體。雖短期表現超預期,但外部不確定性和貿易緊張局勢仍是主要風險。
由於美國對歐盟商品實施的關稅水準高於先前預設,歐盟委員會於當地時間11月17日發布的最新經濟前景報告中下調了2026年歐元區的成長預期。
另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發布的預測,美國經濟2026年預計成長2.1%,中國預期成長4.2%,歐元區則僅1.1%。歐洲在成長動力方面仍明顯落後於全球兩大經濟體。
歐盟委員會在報告中指出,得益於私人消費和投資走強,今年1—9月,歐元區成長明顯好於預期,推動整體前景向好,包括將於2026年1月加入歐元區的保加利亞在內。今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預計將達1.3%,高於先前預測的0.9%,並顯著優於2024年的0.4%。
歐盟委員會稱,隨著勞動力市場韌性增強、居民購買力有所改善以及融資條件整體趨於有利,預計歐元區未來幾季將保持溫和成長步伐。
但同時,歐盟委員會將2026年歐元區成長率預期從1.4%下調至1.2%,主要原因在於新的關稅假設模型。
先前模型假定美國對大多數歐盟商品徵收10%關稅,而今年夏天美歐達成的新協議將稅率提高至15%。歐盟因此將此更高稅率納入預測,並假設自2025年至整個預測期內所有國家與行業特定關稅持續有效。
歐盟委員會強調,與中國、印度等經濟體相比,歐盟面臨的平均關稅仍更低,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歐盟企業提供了相對優勢。但對美關稅水準高於先前預期,將在2026年拖累歐元區出口表現。
該委員會特別指出,全球貿易不確定性、美國科技類股股市波動、國內政治變動以及氣候災害,是未來幾年歐盟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瓦爾季斯·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指出,"不確定性將繼續成為歐洲經濟的定義性特徵","歐盟高度開放,因此容易受到貿易限制和外部衝擊影響"。
歐盟委員會預計,隨著服務業和食品通膨下降,歐元區整體通膨將在2026年進一步放緩至1.9%,略高於先前預測的1.7%,但仍在歐洲央行2%目標範圍內。進口競爭壓力增強以及歐元升值預計將壓低非能源商品價格,但能源通膨上升將部分抵銷下降趨勢。
就業方面,失業率預計將從今年的6.3%降至2026年的6.2%、2027年的6.1%,符合歐盟勞動年齡人口下降的長期趨勢。
「外部環境依然充滿挑戰,這意味著我們應專注於內部驅動因素來推動成長。」東布羅夫斯基斯說。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經濟正在展現改善跡象。歐盟委員會將德國今年成長預測從零上調至0.2%,並預計其2026年將成長1.2%。德國近期通過的總額高達1兆歐元的民用與國防投資計畫顯著提振了投資者信心。
不過,歐盟委員會同時指出,德國經濟仍高度依賴出口,貿易緊張局勢的負面影響將部分抵銷財政擴張帶來的正面效果。
作為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今年成長預估達0.7%,2026年成長率為0.9%,低於先前1.3%的預期,原因在於國內經濟與政策不確定性可能拖累未來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