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為何漲不動:數據亮眼難掩內部分裂
歐元區第三季增速超預期,結構分化支撐歐元情緒,然美聯儲在就業數據前評估政策路徑,降息預期反复,使歐元兌美元在利差與增長前景的複雜權衡中震盪。
當前外匯市場的焦點一方面集中在歐元區第三季增速意外向好,另一方面則圍繞聯準會在最新就業數據公佈前如何重新評估政策路徑。歐元兌美元目前歐洲時段在1.1590附近震盪,美元指數徘徊在約99.50一線,交易員在"歐洲增長預期改善"與"美國利率預期反复"之間不斷權衡,這也構成了近期歐元兌美元波動的核心背景。

此次歐元區三季初值成長速度優於預期,是支撐歐元情緒的第一根"支柱"。更值得強調的是,這超預期表現並非來自單一經濟體,而是由法國和西班牙共同拉動。其中,法國的成長率高於市場原先估計,接近表現穩定的西班牙;而西班牙繼續保持對歐元區平均增速的"領先"狀態。這一組合表明,歐元區內部並非一片低迷,而是呈現結構性分化:南歐部分國家修復動能仍然較強。
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德國和義大利在三季幾乎停滯不前,明顯弱於此前"略有正成長"的預測。作為歐元區製造業與出口的傳統引擎,德國的持續"掉隊",使得交易員在解讀這份強於預期的增速數據時仍保持謹慎態度。換言之,歐元區層級的宏觀數據在提振信心的同時,也暴露出經濟結構的不平衡,這在定價歐元中長期走勢時仍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限制。
從時間維度拉長可以看到,在後疫情時期,義大利一度憑藉強勁的反彈成為增速相對領先的經濟體,但自2022年底以來,法國憑藉更穩定的內需和服務業恢復,逐步在平均季度增速上重新佔據優勢。這種"領跑者"的變化並不意味著歐元區整體脫離低增長軌道,卻傳遞出一個信號:歐元區內部的增長驅動正在從傳統的"德意製造業組合"部分向"法西服務業與消費"傾斜,這對歐元的估值邏輯會帶來一定重定價效應。
展望未來,市場普遍認為歐元區的宏觀觀景氣度有持續改善的空間。企業與居民信心調查在十月延續溫和回升的趨勢,顯示需求預期邊際轉暖。同時,歐洲防務與軍備相關支出逐步落地,德國大型投資計畫也在推進中,對中期成長形成一定托底。更重要的是,通膨已明顯回落並接近目標區間,使得歐洲央行的政策可以處在一個相對"舒適"的水平上,在不急於再度收緊的情況下維持適度限制性,既有助於穩定物價,也避免對脆弱的增長造成二次打擊。
在美國方面,宏觀敘事的重心正在從"通膨壓力"逐步轉向"就業風險"。由於先前政府停擺導致重要經濟數據暫時中斷,官方就業報告的回歸尤其關鍵。近期多位聯準會官員的表態,已經逐漸為"就業降溫"的情景做輿論準備。理事沃勒就指出,企業正在透過減少招聘來為人工智慧相關投資"騰空間",低中收入群體消費趨弱也對招聘計劃構成壓力,從而為繼續降息提供了理由。
與之相對的是,副主席傑佛遜在承認就業下行風險上升的同時,也強調當前利率水準已接近"中性區間",在進一步寬鬆時需要保持審慎,避免行動過快。這種"鴿中帶謹慎"的組合,使得市場對十二月降息的預期出現微妙調整:根據衍生品定價,降息二十五個基點的概率已從一周前的六成多回落到不足一半。這一再定價過程,曾短線推升美元指數,使其在周一出現一波明顯上行,隨後才在99.50附近略有回落。
對歐元兌美元而言,這意味著利差與政策預期正進入一個更為複雜的階段。一方面,如果歐元區成長確實逐步企穩,且通膨靠近目標使歐洲央行保持利率相對穩定,而美國卻因就業走弱被迫更快降息,利差收窄將從中期為歐元提供一定支持。另一方面,若聯準會觀望更久、降息節奏慢於目前已被壓縮過的預期,短期利差優勢仍偏向美元,限制歐元向上的空間。
技術方面
從日線來看,歐元兌美元自1.1918高點回落後整體維持震盪下行結構,前期在1.1573、1.1541及1.1468一線逐步形成三個低點,目前價格在1.1590附近運行,處於近期反彈後的整理階段。 1.1700一帶的前期密集成交區仍是明顯上方壓制,短期走勢尚未擺脫前高下移格局。
MACD指標在零軸下方出現DIFF與DEA向上交叉,柱狀線由綠轉紅,體現中短期空頭動能有所減弱,價格進入反彈修復階段但趨勢仍偏中性偏弱。 RSI自低位回升至50附近,顯示超賣狀態已緩解,多空力量趨於均衡。後續若價格圍繞上述支撐與阻力區間持續震盪,將更體現基本面與訊息面對中期方向的重新定價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