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會」背後的盤算:美俄關係現緩和契機結構矛盾仍難化解
美俄領導人會晤雖未達成協議,雙方卻各有外交斬獲。然烏克蘭問題及美俄深層矛盾難解,後續博弈或將加劇。各方角力,未來走向撲朔迷離。
美俄領導人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舉行會晤但沒有達成協議。分析認為,透過這次會晤,美俄雙方均在某種程度上達到自身外交目的。但一次會晤難以解決烏克蘭問題和美俄關係的深層矛盾,各方後續博弈將加劇。
分析認為,儘管未達成協議,但俄美透過這次會晤在一定程度上達成自身外交目的。有分析指出,會晤為俄方帶來至少兩個層面收益。一是普丁受邀到訪美國國土並獲得禮遇,打破西方國家對俄方外交圍堵。二是俄方透過會晤贏得了時間和空間。多名俄專家說,俄方希望透過會晤來緩解美國制裁壓力。對美方而言,專家認為,川普在這次會晤中獲得“曝光流量”,對外塑造了參與斡旋、試圖修復美俄關係的形象。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韋斯特表示,川普想要透過會晤表明自己正在推動美國從俄烏戰事中抽身,符合國內支持者的期望。
這次會晤沒有達成協議和促成俄烏停火。專家認為,美俄總統一次會晤難以解決深層矛盾,各方圍繞烏克蘭問題的博弈將加劇。對俄羅斯來說,引發俄烏衝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北約不斷東擴擠壓俄戰略空間。烏克蘭則在美俄會面前強調,烏方需獲得安全保障。專家認為,川普政府在「美國優先」政策下,對烏克蘭問題的首要著眼點在於製造外交成績、減少美方投入等,難以真正解決俄烏關切。普丁和川普在記者會上均「點名」歐洲。普丁說,期望歐烏「不去阻撓進程」。川普稱,歐烏「必須同意」參與會晤的美方官員的意見。專家認為,即便俄美雙方在此次會晤中達成了某些共識,歐洲和烏克蘭也不會輕易接受,各方博弈將加劇。
在俄美雙邊關係層面,專家認為,俄美在這次會晤後可能就恢復外交關係、開展經濟合作等方面取得一定進展,尤其是在一些利益交會領域。但俄美關係在軍控、地緣政治等領域存在結構性矛盾,俄烏問題也限制俄美關係發展。多位專家認為,這次會晤也將增加美歐關係的不確定性。美國《紐約時報》的報導說,會晤或在北約內部製造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