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降息波瀾未掀市場巨浪,印尼礦難卻掀全球供應危機,9月銅價先穩後暴漲——前半月平穩蓄勢,後半月強勢突破創半年新高,供應衝擊徹底主導價格風向,降息預期黯然退居次席,銅市迎來「礦難定價」新周期。本月(9月1日至30日)滬期銅月均線上漲4.58%,季增8月上漲2.20%,年比2024年9月份上漲7.93%。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駁回川普政府解僱聯準會理事庫克請求,系美聯儲1913年成立以來首次總統幹預理事任免未果事件。川普政府計劃向最高法院上訴,其提名候選人米蘭已獲參議院確認並將參與本周利率決策。
♦9月11日歐洲央行維持三大關鍵利率不變,符合市場預期,調高2025年經濟成長預期,下修2026年預期,通膨預期略低於中期目標。
♦聯準會9月18日降息25個基點至4.0%-4.25%,符合預期。點陣圖顯示2025年兩次降息、2026年一次,內部分歧擴大。鮑威爾稱此為“風險管理式降息”,強調通膨粘性,不急於快速降息,市場解讀為鷹派降息。里士滿聯邦儲備銀行主席巴爾金表示失業率與通膨大幅上升風險有限,可平衡雙目標;監理副主席鮑曼表示接近2%通膨目標,需果斷降息防就業問題。
♦經濟數據:
①製造業PMI初值52持平預期但低於8月終值53;服務業PMI初值53.9低於預期及前值54.5,費城聯邦儲備銀行非製造業新訂單指數從8月21.5驟降至0.5。
②第二季GDP年化季率終值上修至3.8%,創2023年第三季新高;企業獲利季增0.2%至3.259兆美元,低於初估2%增幅,第一季修正為下降0.6%。
③週五(9月26日)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8月消費者支出較上月增加0.6%略高於預期;同時聯準會青睞的PCE物價指數較上月漲0.3%高於7月0.2%的較上季漲幅,符合經濟學家預期,核心PCE環比、年比均持平於0.2%、2.9%。
④8月耐久財訂單季增2.9%,逆轉前值下降2.8%及預期下降0.3%;初請失業金人數減1.4萬至21.8萬,但續請人數僅微降2000至192.6萬,失業率4.3%達近四年高位,反映勞動市場承息促美聯儲降息。
♦美國啟動《貿易擴展法》232條款調查擴大關稅範圍,歐盟對美汽車關稅協定存不確定性。歐元區私部門擴張加速,德國服務業強勁抵銷法國下滑。
♦美國2026財年10月1日開啟,國會未達成財政撥款共識,若9月30日前無臨時法案,政府非必要部門將「關門」。
♦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拉加德稱銀行處於“好位置”,通膨如預期發展致降息預期後撤,2026年6月前僅35%概率再降25基點。副總裁德金多斯強調ECB監控歐元名目有效匯率,十年漲27%至紀錄高位,強勢歐元或損貿易與成長。歐元區PMI顯示業務活動弱勢,強化經濟放緩擔憂。
國內政策動態
♦有色產業政策面
①工信部、市場監理總局發布《電子資訊製造業2025-2026穩健成長方案》,推動人工智慧終端創新、傳統設備迭代及新興產品研發,加強5G/6G技術攻關。
②工信部等八部門《有色金屬穩增長方案》要求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強化產業分析研判,加強重點區域、龍頭企業及重大專案運作監測,並明確拓展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高強高韌鋁材應用,推廣高強高導銅線纜等高端企業維護,擴大鎂合金在新能源零件應用,支持上簽訂長期
♦商務部李成鋼稱,中美在西班牙馬德里會談落實兩國元首共識,就TikTok等經貿問題進行坦誠、深入、建設性溝通。中國貿促會9月28日發布7月全球經貿摩擦指數110處高位,金額較去年同期上升6.6%、季增27.6%,美國、歐盟、巴西國別指數居前三,電子業經貿摩擦指數居首。
♦國家統計局: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獲利年增0.9%,扭轉5月來持續下降態勢。
♦國家統計局:1—8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0309億元下降12.9%,住宅投資46382億元降11.9%;8月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較上月下降,年減幅整體收窄,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季減0.1%,降幅較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金融監管總局推動房地產“止跌回穩”,“白名單”項目貸款超7萬億元支持近2000萬套住房交付,嚴控地方隱債新增。
♦央行連續第四個月維持LPR不變,進行3000億元14天期及2405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潘功勝強調貨幣政策“以我為主”,實施適度寬鬆政策,支持經濟回升與金融穩定。
♦8月社零總額3.97兆元增加3.4%,以舊換新商品銷售亮眼,汽車零售量增加4.6%。
♦市場監理總局發布2026年3月實施的智慧家具國家標準,規範等級評定與標識;工信部推進5G基地台建置至464.6萬個,佔36.3%。國家能源集團董事長鄒磊表示,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再生能源體系,集團再生能源裝置規模超1.5億千瓦,風電裝置規模居世界第一。交通部李揚表示,1—8月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高點運行,完成2.26兆元,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分別完成投資5041億、15412億、1433億、707億元。
供需動態:
【供應端】
♦主要礦端擾動不斷:英美資源與泰克資源宣布合併,並聯合Codelco營運智利銅礦項目,釋放未來產量成長訊號,增強供應寬鬆預期。第一量子擬2026年重啟巴拿馬Cobre Panama銅礦,需持續關注進展;剛果(金)與ERG和解,先前糾紛致境內銅鈷礦開發停滯。艾芬豪卡庫拉排水計畫延後,嘉能可秘魯Antamina礦2025年產量降至38萬噸(去年43萬噸),但預計2026年增至45萬噸;加拿大礦業公司Hudbay表示,旗下的秘魯Constancia銅礦因主要運輸路線上無礦礦業工人封鎖該廠銅礦場運營商受阻262626262625259599999595955生活。 9月8日全球第二大銅礦-印尼格拉斯伯格銅礦遭泥石流事故致部分礦區停產,據悉該銅礦年產量約80萬噸,約佔全球總量的3%;在當地時間24日,美國自由港麥克莫蘭銅金公司啟動「不可抗力」條款,宣布復產延至2026上半年,預計2026年產量驟降35%,這意味著約27萬噸的銅將從全球供應鏈中消失,要知道,這個數字足夠製造300萬輛新能源汽車,這讓全球銅市場陷入供應危機。高盛等機構將此事定性為“黑天鵝”,預計未來12個月至15個月內將造成50萬噸的銅供應損失,佔全球2%,產能最快2027年恢復。智利銅業公司Codelco某座礦場持續面臨營運困境,使得本就緊張的局勢進一步惡化。漢森稱「本質上,全球兩大核心銅礦開採業務正面臨停擺」。
♦全球銅產量增減並存:2025年6月全球銅礦產量191.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3.6%但季減8.1萬噸。全球第二大銅礦印尼Grasberg銅礦上半年銅產量29.7萬噸(月均4.95萬噸);尚比亞2025上半年銅產量年增18%至43.96萬噸,全年衝擊百萬噸目標;秘魯7月銅產量年增2%至22.8萬噸,維持全球第三大生產國地位;智利7月銅產量44.52萬噸季增5%,年增幅有限;另外智利銅業公司Codelco因EI Teniente礦事故下調2025年目標至134-137萬噸,而Capstone Copper位於智利的Mantoverde礦故障預計將減產4000噸。
♦工信部等八部門《有色金屬穩增長方案》要求穩定外貿基本盤,指導企業應對不合理貿易限制,優化銅鉛鋅礦產國際合作,支持簽訂長期採購協議,加大陽極銅、氧化鋁進口;支持符合規範企業開展銅精礦加工貿易。國內廢銅新稅政拖累產量釋放,9月24日中國有色金屬協會河北雄安會議集中反饋「銅精礦加工費持續低位」問題,明確反對冶煉行業「內捲式」競爭;9月冶煉檢修增加疊加再生原料收緊,預計精銅產量環比下滑,精廢價差,再生開工廢料影響精廢工作用精廢料影響硫酸價格下跌加劇冶煉廠壓力。倫銅月庫存下降9.75%至14.34萬噸,刷新近兩個月低位;滬銅月庫存累積19.17%至9.50萬噸,反映國慶中秋節前備庫預期偏弱,市場實貨消費延續「疲態」。
【需求端】
♦建材產業:2026年綠色建材營收目標超3000億元,加速數位化綠色融合升級,培育綠色智慧工廠,強化環保能力,打造「六零」示範工廠(零外購電/化石能源/一次資源/碳排放/廢棄物排放/第一線員工),引領建材產業未來。
♦房地產領域:
①國家統計局:1-8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0309億元下降12.9%,住宅投資46382億元降11.9%;但深圳9月5日新政後首周二手房錄得量1531套,環比增19.9%,日底較12%上漲
②1-8月商品房銷售及住宅價格年減幅收窄,去庫存成效持續,市場朝止跌回穩推進,仍需政策持續發力。
♦空調產業「金九」旺季成色不足:產業線上數據,2025年9月家用空調內銷排產572萬台年減6.3%,受去年出口前置及今年關稅不確定性影響,生產回升受限,難復去年提前啟動旺季態勢,短期延續淡季特徵。
♦汽車領域:國內以舊換新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消費貸款支持等政策實施穩定了消費信心。 8月新能源汽車產量139.1萬輛、銷量139.5萬輛,年增27.4%、26.8%,國內銷量117.1萬輛環比增13%、同比增18.3%;1-8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2105.1萬輛和2112.8008%。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962.5萬輛和962萬輛,較去年同期增加37.3%和36.7%,新車銷量佔45.5%。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9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4.5%,較去年同期微升0.5個百分點,較上季回落2.5個百分點,仍處榮枯線上方,反映汽車流通產業景氣承壓。
♦電網領域:今年電網投資延續高景氣度,藏粵直流工程啟動(總投資532億元,配套「水風光」電源超1,500億元)帶動線纜、變壓器等需求;2025年全球電網投資超4,000億美元,AI推動用電及電氣設備需求強勁成長,美國、中東變壓器需求強勁。
♦銅市需求:海關總署數據顯示,8月精煉銅進口環比降8.17%至307,228.23噸,年增19.4%;出口環比降68.93%至36792噸;廢銅進口年增5.93%、月縱觀金九旺季預期,初端精銅桿月開工率有所提升,但弱於同期;下游採購企業雖存在旺季備庫作業但成品消費一般,漆包線開工率有改善,然高銅價抑制新需求釋放,當前仍主要消化前期訂單為主。回顧國慶中秋雙節補貨市況來看,貿易市場消費動態略顯遜色,整體消費前景疲弱,現貨市場補貨空間有限,短暫採需呈現「畏高觀望、按需壓價」特徵。
長江視點
本月(9月1日至30日)滬期銅走勢先穩後暴漲,月均線上漲4.58%,較上季8月上漲2.20%,年比2024年9月上漲7.93%。 9月銅市呈現"強供應擾動+弱需求現實"特徵-印尼Grasberg礦難引發全球供應收縮擔憂,主導價格上行風向;美聯儲降息路徑因內部分歧與經濟數據擾動黯然失色,人民幣匯率承壓與國慶長假需求抑制進一步限制突破空間,銅價雖衝高但走勢適能,後市聚焦供應度動能恢復空間。
宏觀市場分析
♦ 美國經濟韌性與政策賽局加劇
①聯準會9月降息25個基點至4.00%-4.25%,符合市場預期,但FOMC內部分歧顯著-理事米蘭投唯一反對票,主張更大幅度降息。政策分歧聚焦於經濟放緩因應策略:部分官員關注通膨風險,部分聚焦勞動市場疲軟。鮑威爾強調政策將面臨更複雜權衡,重申「維護獨立性、基於新數據決策」的核心承諾,並回應米蘭雙重身分質疑,明確「無黨派使命根植於機構文化」。四大行隨之下調優惠貸款利率至7.25%。美元指數受此影響,整體呈現漲跌波動態勢,目前維持在97.706附近震盪,對有色金屬市場壓制有限。
②經濟數據釋放混合訊號:第二季GDP年化季率終值上修至3.8%,創2023年三季新高,強化經濟穩健預期;8月消費領域表現亮眼,消費者支出季增0.6%超預期,佔經濟比重超三分之二的消費板塊持續支撐成長。核心PCE物價指數季漲0.3%符合預期,年率維持2.2%,顯示通膨黏性仍存但壓力可控。
③政策路徑博弈加劇:鮑威爾9月23日演講強調需平衡高通膨與就業市場疲軟風險,指出通膨風險未消;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報告警示川普時期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引發的全球供應鏈中斷風險,推動避險資金流入美元資產。聯準會內部鷹鴿陣營分化-里士滿聯邦儲備銀行主席巴爾金認為失業率與通膨大幅上升風險有限,支持降息時平衡雙目標;監理副主席鮑曼則主張果斷降息以防就業市場惡化。
④外部風險擾動不容忽視:川普對聯準會的干預野心引發野村警告,若金融市場識破其政策全域擾動(如用關稅替代所得稅、對俄油多階段製裁、擴大波蘭駐軍等),可能引發美股、美債、美元同步暴跌,衝擊全球金融穩定。其家族礦業公司上市首日暴漲110%,聯邦法院裁定非法終止哈佛22億經費違法,進一步加劇市場不確定性。市場情緒已從2024年第四季“通膨交易”轉向2025年8月“滯脹交易”,散戶傾向避險資產,機構關注結構性問題,需警惕美債收益率反彈風險。
♦ 中美經貿進度與國內政策協同發力托底需求
9月15日馬德里會談落實元首共識,就TikTok等焦點問題達成框架協議,向市場釋放正面訊號。國務院國資委數據顯示,「十四五」央企利潤年均成長8.3%;1-8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26.56兆元,流動性合理充裕。 8月規模以上產業增加價值年增5.2%,低於市場預期5.7%及前值5.7%,季增0.37%;社零總額年增3.4%,低於預估3.9%及前值3.7%,內需仍需政策加力。但產業表現強勁,智慧車用設備、電子元件、積體電路製造增加值分別增加17.7%、13.1%、23.5%;設備製造業增加8.1%、高技術製造業增加9.3%,均快於規上工業;新能源汽車產量增加22.7%,鋰離子電池增加44.2%。此外,商務部等9部門強化消費信貸支持;央行25日進行6000億元MLF操作(連續7個月加量續作)穩利率;房地產「三大工程」融資超1.6兆元托底金屬需求;汽車產業「兩新」政策及貼息推動產銷年增13%/16.4%,新能源與出口成主驅動力。全國汽車用銅量約9.1萬噸(乘用車7.5萬噸+商用車1.7萬噸),凸顯新能源產業鏈對銅需求的結構性支撐。
♦產業政策聚焦結構性優化
中國有色金屬協會針對銅精礦加工費低位運行困境,明確反對"非理性競爭",呼籲回歸價值競爭軌道。工信部等八部門《有色金屬穩增長方案》提出拓展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高強鋁材、高端銅材應用,擴大鎂合金在新能源零件應用,並透過長期採購協議共擔原料價格波動風險,維護供應鏈穩定。
4.2 供需邏輯與價格驅動
♦ 供應端:礦端擾動加劇與成本壓力凸顯
全球第二大銅礦印尼Grasberg銅礦因泥流事故停產,預計2027年恢復產能,2025年第四季度產量將處極低水平,高盛下調全球銅礦供應預期52.5萬噸;花旗預測倫銅可能攀升至10500美元/噸,2026年市場缺口達40萬噸,價格觸及1.41.40萬美元。國內方面,銅精礦加工費維持負值,9月檢修減產增多,硫酸價格大幅下調擊穿冶煉盈虧平衡線,每噸副產品損失數百元,開工率承壓。協會表態引發市場連鎖反應,9月25日滬銅期貨吸金77億元,成交量顯著放大,含銅指數基金獲資金搶籌,顯示價值重估預期升溫。
♦ 需求端:結構性成長與短期壓制並存
"十四五"期間重點產業發布超4000項國家標準,智慧製造、新能源汽車、光伏領域分別發布491/95/221項標準,推動產業升級。 AI資料中心未來十年年均銅需求預計40萬噸,2028年達到高峰57.2萬噸,疊加電力、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需求,能源轉型驅動全球銅總需求加速成長。但空調產業9月排產下滑6.3%,傳統領域需求疲軟壓制消費,汽車、光電訂單支撐工業型材需求,國慶備庫推動下游開工小幅抬升。
♦短期矛盾:供應擾動支撐與需求疲弱壓制
終端市場表現平淡,國慶長假前備貨低於預期,疊加銅價拉升抑制消費情緒,下游剛需採購為主。儘管上期所銅庫存處同期低位,但洋山銅溢價維持53美元/噸月低點,反映進口需求疲軟。銅價上行壓力仍存,需關注供應恢復進度與需求刺激政策效果。
資料來源: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