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休戰」再延90天,對中國出口有何影響?國家統計局回應
國新辦發表會解讀2025年7月國民經濟。中美「關稅休戰」延期,雖對美出口受影響,但外貿多元化、產業升級及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或可支撐出口穩健發展。
8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2025年7月份國民經濟運作舉行記者會。
本周中美雙方發布《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中美「關稅休戰」再延90天。這將如何影響年內中國出口的表現?未來幾個月支撐出口成長的動能何在?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我國貨物進出口保持較強韌性,是我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準開放,積極推動外貿多元化發展,產業優化升級、市場競爭力增強,以及穩外貿政策發力、為外貿企業創造良好環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下半年情況來看,我國出口成長仍具有不少有利條件,外貿多元化成效持續顯現、出口商品競爭力增強、廣大外貿企業活力較強等。同時,各地區各部門圍繞外貿高品質發展持續加力穩外貿,幫助外貿企業穩訂單、拓市場,政策效果也會持續顯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儘管受高關稅影響,我國對美出口下降,但我國堅持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在互利共贏基礎上促進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對主要傳統貿易夥伴和新興貿易夥伴出口持續增長。 1-7月份,我國對東協、歐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額分別成長14.8%、8.2%及11.7%。
1-7月份,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額年增9.3%,其中積體電路出口成長21.8%。高技術產品出口向好,1-7月高技術產品出口額成長7.2%。
今年以來,面對外部市場波動,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各項措施作用下,以民營企業為代表的廣大外貿企業積極主動作為,鞏固開拓市場,1-7月份我國民營企業出口同比增長8.7%,快於全部貨物出口增速。
「隨著我國持續深化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合作,外貿多元化對出口的支撐將會持續顯現。」付凌暉說。
總的來看,儘管世界經濟成長乏力,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對我國外貿發展帶來一定壓力,部分外貿企業經營困難增多,但我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會改變,產業體系完整的優勢明顯,外貿企業積極應變,穩外貿政策持續顯效,將繼續支撐外貿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