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來首次!美國政府正式“關門”
美國政府再次關門,兩黨在撥款問題上僵持不下。數萬聯邦僱員面臨停工,經濟數據發布或將延遲,或為金融市場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美國政府又關門了,就在美東時間週二23:59(北京時間週三11:59)。
目前白宮已經正式啟動關門程序。當地時間9月30日晚,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MB)主任沃特發布備忘錄稱,目前的聯邦資金「將於今晚23:59到期(耗盡)」。
據央視新聞報道,這份備忘錄指示各政府機構開始執行其「有序停擺」的預案。許多政府機構已經公佈了應對停擺的緊急方案,這將導致數千聯邦員工被迫休假,並可能影響某些政府福利的發放。
沃特在美國政府資金將於午夜到期前僅剩數小時時致信各機構負責人,沃特在備忘錄中寫道:“受影響的機構現在應執行其有序停擺計劃。”他繼續表示:“無論如何,員工應按原定工作時間到崗,開展有序停擺相關工作。我們將發布另一份備忘錄,指示在總統簽署提供撥款的法案後,政府運作應恢復。”
沃特在備忘錄中寫道:“目前尚不清楚民主黨將維持其無法實現的立場多久,因此停擺的持續時間難以預測。”
這是美國聯邦政府時隔近七年再“停擺”,不僅將導致數萬聯邦僱員停工,更為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
參議院投票僵局,兩黨互相指責
導緻美國政府關門的直接導火線是參議院的投票僵局。
就在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指示各聯邦機構「執行有序的關門計劃」不久前,美國參議院未能通過一項由共和黨提出、旨在將政府資金延長至11月21日的持續決議案(CR)。
共和黨提出的持續決議案需要60票才能通過,但最終投票結果為55-45,功虧一簣。
據報道,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領導的民主黨人團結一致投了反對票。儘管有三名民主黨黨團成員——參議員Catherine Cortez Masto、John Fetterman以及獨立參議員Angus King——選擇支持共和黨的方案,但仍不足以扭轉局勢。同時,共和黨參議員Rand Paul也投了反對票。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John Thune在投票失敗後表示,希望有民主黨人能加入他們,以「重開政府,恢復兩黨撥款工作」。而舒默則強調,民主黨的保證是「為美國人民的醫療保健竭盡全力鬥爭」。此前,美國總統川普與國會兩黨高層在白宮的會晤也未能達成任何協議。
民主黨態度堅決,撥款法案分歧大
這次僵局的核心在於兩黨對臨時撥款法案的內容有根本分歧。共和黨的方案旨在將現有資金水準延長七週至11月21日,為2026財年的預算談判爭取時間。該方案得到了川普的支持。
然而,民主黨人試圖推進自己的反提案,該提案不僅將資金延長至10月31日,還附加了一系列被共和黨視為「極度黨派化」的政策優先事項。據報道,這些事項包括廢除共和黨法案中對醫療補助計劃的削減,以及恢復川普政府先前削減的對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和公共廣播公司(PBS)的資助。
白宮OMB的備忘錄更是尖銳地指出,民主黨提出了包括「1兆美元新增開支」在內的政策要求,凸顯了雙方在財政支出規模和政策方向上的巨大鴻溝。
關門影響顯現:停薪與裁員風險
隨著白宮正式啟動關門程序,其直接影響將迅速顯現。據媒體報道,此舉將導致「數十萬」聯邦僱員被強制休假(furlough),而負責國家安全等關鍵崗位的員工則需在沒有薪水的情況下繼續工作,直到新的撥款法案簽署為止。
更嚴重的是,這次關門可能伴隨著裁員風險。 OMB主任Russell Vought在本月稍早發出指引,要求各機構考慮在政府關門期間進行大規模裁員的計畫。儘管川普政府對關門期間的具體操作擁有廣泛的自由裁量權,但一系列聯邦機構和公共服務面臨關停已是大概率事件,這將對經濟活動和公共生活造成直接衝擊。
美國政府關門進入倒數計時之際,美國總統川普昨日就曾發出最後警告,稱關門確實可能發生,威脅一旦關門會有「不可逆轉」的裁員,以及對民主黨重視的項目實施「不可逆轉」的裁減。
“不過,即便如此,在政府停擺期間,我們也可以採取一些不可逆轉的措施,這對民主黨不利,而且他們也無法挽回,比如大規模裁員……削減他們喜歡的項目。”
此前,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計,政府關門可能導致每天約75萬聯邦僱員被迫休假、即臨時裁員,關門的影響取決於持續時間和政府如何處理。
數據「真空期」:非農與CPI或將延遲,聯準會決策添變數
當前美國政府關門已成現實,其衝擊或將迅速傳導至金融市場。野村證券的報告警告,負責發布就業和通膨數據的美國勞工部及其下屬的勞工統計局(BLS)很可能在10月1日關閉。
這意味著市場將無法按時看到包括10月4日的就業報告、10月15日的CPI報告以及10月16日的零售銷售報告等一系列關鍵數據。缺乏這些官方數據,聯準會評估經濟狀況的難度將顯著增加,從而大大降低其在10月底會議上偏離9月既定政策路線的可能性。
歷史經驗表明,即使政府在關門後重新運作,資料發布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例如,2013年持續16天的政府關門,導致資料發布延遲持續到關門結束後的第51天。這種不確定性可能會在未來幾週內引發市場不尋常的波動。
2013年關門三週,這次關多久?
高盛表示,關於關門時長,2013年持續三週的事件可作為參考。但要注意的是,當時的情況還牽涉到債務上限辯論,而這並非當前僵局的焦點。
對於這一次政府停擺,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主任沃特在備忘錄中寫道:“目前尚不清楚民主黨將維持其無法實現的立場多久,因此停擺的持續時間難以預測。”
此外,若美國政府關門,其對經濟的直接影響也不容忽視。根據高盛估計,政府每關門一周,當季度的GDP成長將減少15個基點。例如,一次為期三週的停擺可能導致GDP成長削減45個基點,儘管部分損失會在下個季度隨著經濟活動恢復而得到彌補。
唯一的好消息:這次沒有違約風險
與2013年那場令全球市場屏息的危機相比,本次國會僵局有一個本質差異。日前德意志銀行報告強調,目前的僵局僅限於政府撥款,並不與債務上限問題掛鉤。
這意味著,投資者不必面對美國政府「違約」其債務的風險——這在2013年曾是「一個非常真實的恐懼」。這一關鍵區別大大降低了此次事件演變為系統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來源:華爾街見聞